English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非西方历史研究展望

2000-04-21 来源:光明日报 王红生 我有话说

世界史分为西方史与非西方史两部分是世界历史进程发展的结果。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以前,不存在一部真正意义的世界史,只有分散的各地区、各国的历史。资本主义发展打破了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各地区相互影响大大加强,资本主义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综合力将世界各国先后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历史成为世界史。马克思因此说:“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过程,既是整合世界的过程,同时又是全球分裂的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在整合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以西方为中心,西方以外其它地区为边缘与半边缘的权力结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与地区,尽管它们存在很大的差异,相互之间也没有多少联系,却从此具有了共同的命运,都不得不依附于西方。世界因而分裂为西方与非西方两部分,两部分的历史发展既相互联系,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21世纪中国的非西方历史研究的主题应该是发展问题。从近代以来至今为止,没有哪个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是甘于被奴役、被剥削命运的。为了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无数先知先觉们带领群众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先后获得独立。政治独立的获得并不意味着从此摆脱了对西方的依附地位,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的影响和控制不但没有削弱,在某些国家与地区反而有所加强。要摆脱受人支配的地位,必须发展自己,发展并不仅仅局限在经济层面上,它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甚至军事方面的问题。为了取得可持续发展,非西方国家要克服殖民主义的有害历史遗产、要根除各国固有的封建主义、非现代性的因素。中国在20世纪,尤其在1949年革命成功后,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政治中有一定影响的大国,但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它在21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面对种种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问题。发展过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现代化过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存在种种差异,有先后快慢之分,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之分,有政府作用强弱不同之分等等,但相互之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借鉴和总结。中国学者的目光不仅要关注英、法、美的现代化进程,关注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发展经验教训,也应该加强对印度、墨西哥、埃及等广大非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研究。

可以预见,跨学科研究方法将在21世纪中国的非西方历史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传统的历史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关注朝代兴衰、政治精英人物更替;在研究方法上,重叙述轻分析、重事实考证轻理论设计与建构、重特殊性轻普遍性。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显然无法适应非西方国家发展问题的研究。研究发展问题,需要纵向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我们需要一批印度史、拉美史、非洲史、乃至太平洋上某岛国历史的专门家,他们精通当地的语言文化,对所研究的国家历史知之甚详。同时,我们更需要一大批关注当代现实问题的历史学家,他们不仅熟悉当地的语言历史文化,而且具有一定的素质与能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运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事实上,对非西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二战以来学术界的热点与亮点,二战以来新出现的学术思潮许多与非西方国家的发展问题有关。发展问题研究已经成为东西方学者共同的话题,也成为不同学科合作科研的主题。中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一批专门从事亚非拉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取得了不少成果。可以认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历史学家应该也能够为21世纪的非西方历史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